by Hunter Oct 17,2025
近期一部《荷魯斯叛亂》小說合輯引發了《戰鎚40K》愛好者對帝皇真實容貌與黃金王座真相的激烈討論,暗示兩幅早期經典插畫可能具有正史意義。
作為《荷魯斯叛亂》史詩終章的短篇合集《毀滅紀元》——這場發生在當前《戰鎚40K》時間線一萬年前、忠誠派與叛變星際戰士間的內戰——在其限定版預購上線時甚至擠爆了戰鎚官網伺服器。荷魯斯叛亂以帝皇擊敗遭混沌腐化的親子荷魯斯·盧佩卡爾作結,使人類帝國得以存續,卻也付出慘痛代價:重傷的帝皇被奉於黃金王座之上,藉由每日獻祭無數靈能者,維繫著這具腐敗軀體的存在。
約翰·布朗契筆下那道標誌性的神皇形象(如下所示)已深深刻入《戰鎚40K》愛好者的腦海——一具陰森枯槁的骸骨之軀,在第四十千禧年僅勉強存續。
但這幅景象是否反映了帝皇的真實形態?合輯終章〈人類帝國的腐屍之主〉由亞倫·德姆斯基-鮑登執筆,其敘述暗示布朗契的畫作僅是虛構宇宙中的意象,而非帝皇的真實樣貌。
在〈人類帝國腐屍之主〉中,帝皇精銳禁軍「卡斯特德斯」的指揮官迪奧克萊坦·科羅斯,於荷魯斯叛亂數世紀後覲見帝皇。文中鋪陳逐漸深化:
「穿過那些密門——隱藏於飾滿凱旋符號的華麗拱門之後,越過那尊『永生帝皇』的浮雕:一名高踞宏偉王座的枯瘦骷髏臉巫師,永恆徘徊於生死之間,以祂的威嚴發號施令。」
「穿越最後那道僅由禁軍統領之血啟封、需耗時一小時方能解鎖的門扉。」
在此暫停。故事暗示我們熟悉的布朗契版帝皇形象,實為「雕刻描繪」——是《戰鎚40K》宇宙內的宣傳意象。這幅圖像並非為數代未深入皇宮核心的人類民眾而設,而是針對讀者與虛構世界中少數特定角色。
這引出了一個疑問:若此非帝皇真容,真相究竟為何?故事繼續推進:
「在最內層的密室裡,牆面搏動著詭異的有機質感,恍若脊骨。迪奧克萊坦邁向黃金王座——如其本然——他的同袍們僅披罩袍、纏腰布與黑色頭盔,肅靜退至兩側以示敬畏。」
「他步步登階。緩慢而莊重,懷抱敬意,卻非帝國群眾所期望的盲目虔誠。這份虔誠的缺席將令他們驚駭;事實上,整座聖殿都將使他們震懾。這正是他們永不知曉此地存在的原因。」
「最終,迪奧克萊坦立於他的君主面前。」
「他的目光穿透纏繞如臟腑的線纜、嗡鳴的生命維持系統,以及每九秒噴灑一次以保全殘軀的防腐霧氣。他看透了輸送給王座上那具形骸的血袋與營養包——相較於被神化的藝術品,這不過是張座椅:一具既不帶詛咒亦無拯救人類神話分量的王座。」
「他凝視著一具枯萎的殘骸,曾是凡人,如今以人類標準幾無生息。一個受盡折磨的存在,肉體枯槁卻因每日吞噬的靈魂而在靈能層面飽脹,持續著永無止境的痛苦存續。」
「抑或這是祂的選擇?或許祂正享受這場饗宴。或許祂仍感飢渴。」
故事終章還有更多描繪,但核心明確:此處的帝皇與布朗契的畫作形成強烈對比(「不過是小寫字母t的王座」)。文中提及戴黑盔的卡斯特德斯、臟器般的線纜、血袋與防腐霧氣。
部分愛好者將此與1987年《流氓商人》規則書插圖連結——即《戰鎚40K》初代版本中,描繪帝皇周身連接血袋、霧氣管線、腸狀線路與黑盔禁軍的經典畫面。
《戰鎚40K》愛好者為此激動不已,因這故事不僅呼應兩大經典帝皇形象——可能將其正史化——更擁抱了設定中黑暗絶望的本質。若愛好者推測屬實,《毀滅紀元》將使一幅塵封28年的畫作昇華為揭露帝皇本質的關鍵啟示。
約翰·布朗契過往受訪時曾指出,他的創作初衷並非展現「真實」帝皇,而是為抵達泰拉的朝聖者繪製的意象,讓他們相信自己見證的是神皇王座。他暗示「真實」帝皇其實藏於這表象之後的玻璃管中,與機械相連。由此可見,愛好者長期以來皆受誤導。
黑圖書館作家丹‧阿布內特作為《戰鎚40K》宇宙觀的關鍵塑造者,亦曾呼應此說,甚至在訪談中對王座廳的存在與否提出質疑。
無論Games Workshop對帝皇有何規劃——有人推測祂正在甦醒——《毀滅紀元》皆為我們提供了迄今最清晰的黃金王座與其中衰朽帝皇的驚鴻一瞥。它讓早期《戰鎚40K》藝術重獲新生,隨著宇宙觀持續推進,這些經典作品再度綻放嶄新鋒芒。